縮班殺校|議員倡小一開班數機制考慮全校插班生數目 教育局:目前無意檢討

社會

撰文: 馮琪雅

發布時間: 2024/05/22 19:24

最後更新: 2024/05/23 12:42

分享:

分享: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政府並無備存高通通人士子女受養人在港就學的統計數據。(資料圖片)

本港小學適齡人口下降,引起「縮班殺校潮」,另一邊廂有部分內地「高才通」計劃人士安排子女來港插班入學,有議員提倡在現行小一開班機制,加入考慮學校取錄的插班生人數。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2日)回應時指,即使其他年級有插班學生,亦與小一學位需求無關,表明目前無意就小一學位分配機制作出全面檢討,而政府並無備存高通通人士子女受養人在港就學的統計數據。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提出書面質詢,引述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現行開辦資助小學小一班級機制未有充分考慮3類人士對學位需求,包括在‍高才通計劃等人才入境計劃下來港的人才未成年受養人、新領俗稱「單程證」(即《前往港澳通行證》)來港的未成年人士,以及在學期中申請插班入讀包括但不限於小一的本地學生,以致政府根據該機制持續「縮班殺校」,但資助小學學位卻供不應求。朱國強提倡當局考慮加入資助小學在過去一個學年取錄的各年級插班生人數,作為決定有關小學實際小一開班數目的依據。

蔡若蓮回應表示,上述建議做法的依據並不合適,因現時學校取錄插班生必須符合有關收生上限規定,通常學校僅使用各年級剩餘學額取錄插班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加班」來應付插班生學位需求,即使其他年級有插班學生,亦與小一學位需求無關。她形容現行小一派位機制「行之有效」,已力求平衡各持份者意願,一直為公眾普遍接受,局方現時並無計劃就機制作出全面檢討,並會繼續監察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施行。

被問及教育局會否估算最近兩個學年持高才通人士子女來港入讀資助小學的人數,蔡若蓮指,根據勞工及福利局和入境事務處資料,截至去年12月底,高才通計劃下有近2.1萬名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子女已經來港,但來港人才可選擇安排其適齡入學的子女入讀私校或公帑資助學校,事先毋須取得入境事務處處長批准,學校取錄有關受養人入讀中小學亦無須向教育局申報,故政府沒有備存有關受養人在港就學的統計數據。

至於本港新發展區的學位供應規劃,蔡若蓮說,政府早已表明未來校舍分配會以重置為主,由於各區學齡兒童數目會隨人口流動,如有大型新房屋發展的地區需要有新學校落成以滿足學位需求,局方會優先考慮跨區重置,將位處學位過剩地區的學校,重置到學位需求較殷切的地區,以理順各區學位供求;另由於小一學齡人口近年持續減少,及至本學年已沒有學校需要「暫時加派」安排(暫時增加有關學校網內的學校的每班小一派位人數)。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